中国六大茶类出现的先后顺序

中国六大茶类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绿茶、黄茶、黑茶、白茶、红茶、乌龙茶,其中绿茶的出现时间较早,是由唐朝的蒸青团茶演变而来,当时已具有炒青技术,而乌龙茶则是在清代1725得以首发,并先后陆续传入我国台湾以及闽北,至此六大茶类正式性成。

六大茶类的出现顺序

蒸青绿茶(唐代)风靡的时期,其实也有了炒青技术,唐代刘禹锡在《西山兰若试茶歌》写到:“斯须炒成满室香,便酌砌下金沙水……新芽连拳半未舒,自摘至煎俄顷余”,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的最早记载。

黄茶完整的生产工艺,大约是在公元1570年前后(明穆宗隆庆四年)形成的。

明朝嘉靖三年(1524),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

最接近现代白茶的制法,源于明代田艺蘅的《煮泉小品》,其中提到“茶者以火作者为次,生晒者为上……”

陈宗懋院士在《中国茶经》中提到,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演变而来,是采摘大白茶树的芽叶制成。而大白茶树传说于咸丰、光绪年间发现于福建政和。

最早记载红茶的文献为《清代通史》,文中记载,荷兰东印度公司最早在1610年就把少量的中国红茶销往了欧洲。

福建《安溪县志》记载:“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(1725)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,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。”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食材百科

中国的饮茶始于哪个朝代

2021-11-19 11:31:01

食材百科

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哪十种茶

2021-11-19 11:31:04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