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港式腊肠
关于港式腊肠的由来有此一说:清末年间,中国广东中山一名在黄圃镇卖粥的小贩将卖剩的猪肉和猪肝以盐、糖、酱油等腌制,并填入肠衣中,在风干数天后,有人尝了发觉滋味不错,腊肠的名声变从此传开。
从此一说可看出港式腊肠的诞生道理其实和台式香肠一样,都是早期人们为了将肉品保存,而用腌制、风干的方式,使入冬以后便有肉可吃。早期香港人约从十一月开始制作腊味,以冬季干燥的风慢慢将其风干,过了冬至以后就可以吃了,不过现在制作腊味技术改良,一年四季皆可制作。
除了腊肠,肝肠也是港式腊味一绝,又称润肠,最早肝肠是以猪肝制成,1950年代香港腊味名店「和兴腊味家」改用鸭肝制作,成为香港人最熟悉的美味,到了近年,以烧鹅出名的「镛记」推出了新派的「鹅肝肠」,但「和兴」还是最能代表香港的老味道。
港式腊肠怎么吃?美味关键
从口味上,港式腊肠与台式香肠最不同的是,前者因加了玫瑰露酒,自然散发一股酒香,最简单的吃法就是蒸熟切片来吃,一般香港人习惯配烫好的芥兰菜,特别能够衬出腊肠带有酒香的原味,而腊味煲仔饭则是最经典的腊肠料理。
此外,切片的腊肠、肝肠也很适合炒菜,特别推荐腊肠炒芹菜及荷兰豆,三者一同送入口中,滋味格外爽口,是香港常见的家常料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