胭脂鱼的分类地位

胭脂鱼的分类地位:

如今观赏鱼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,一些冷门稀有的观赏鱼也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,其中就像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。

1、中文学名:

胭脂鱼又名黄排、血排、粉排、火烧鳊、木叶盘、红鱼、紫鳊、(详情介绍)鱼、火排、中国帆鳍吸鱼等,由于其体型非常奇特,并且颜色也鲜明,所以又有“一帆风顺”的寓意。东南亚享有“亚洲美人鱼”的美称,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稀有物种。

2、其它命名:

拉丁学名:Myxocyprinus asiaticus

别称:黄排、血排、粉排、食底泥鱼等

二名法:Myxocyprinus asiaticus

英文名:Chinese sucker

3、科目分类:

门:脊索动物门

纲:辐鳍鱼纲

目:鲤形目

科:吸口鲤科

亚科:胭脂鱼亚科

属:胭脂鱼属

种:胭脂鱼

分布区域:长江水系

4、形态特征:

口小,下位,呈马蹄型;唇颇厚,富肉质。上下唇上具多数乳头状突起。

背鳍基底极长,无硬刺,鳍条50根以上。尾柄短,尾鳍深叉形。仅分布于长江和闽江水系中。

幼鱼经常群集于水流比较静止的乱石之间。亚成体则栖息在长江中下游湖泊、江河中,成鱼多见于上游。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,也摄食高等植物碎片及硅藻等。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~20千克。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。

5、生长习性:

胭脂鱼生长较快,1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,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-20公斤,最大个体重可达30公斤,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经济鱼类。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。葛洲坝截流后,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、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,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。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,但因捕捞过度,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。

6、地理分布:

亚口鱼科大多数属种分布于北美洲,现存约14属,近80种。本种是迄今所知的亚口鱼科分布于我国唯一的种。在长江上、中、下游皆有,但以上游数量为多;福建闽江亦产,亦属少见。

7、珍稀鱼类:

胭脂鱼体型奇特,色彩鲜明,尤其幼鱼体形别致,色彩绚丽,游动文静,被人们荣称为”一帆风顺”,是观赏鱼族珍品之一。1989年荣获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银奖,还是农业部规定禁止出口的珍稀鱼类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饮食常识

板栗怎么晒干

2021-3-22 11:45:41

饮食常识

黑玉米是转基因的吗

2021-3-22 11:45:43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