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
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的意思是:如果能够一天新,就应保持天天新,新了还要更新。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,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。原文是:汤之《盘铭》曰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《康诰》曰:“作新民。”《诗》曰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这句话选自《礼记·大学》,《大学》原为《礼记》第四十二篇,宋朝的程颢、程颐把它从《礼记》中抽出,编次章句。- 6
- 0
-
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什么
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,就应保持天天新,新了还要更新,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。《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》选自《礼记·大学》。《大学》原为《礼记》第四十二篇。宋朝程颢、程颐兄弟把它从《礼记》中抽出,编次章句。朱熹将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合编注释,称为《四书》,从此《大学》成为儒家经典。- 1
- 0
-
尺加一笔可以变成别的字吗
1、尺字加一笔变不成字。2、尺是会意字,《大戴礼记·王言》:“布指知寸,布手知尺,舒肘知寻。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十寸也。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。十寸为尺。尺,所以指尺?榘事也。从尸从乙。乙,所识也。周制,寸、尺、咫、寻、常、仞诸度量,皆以人之体为法。”。- 22
- 0
-
礼记正义的作者的简介
1、礼记正义的作者是唐代孔颖达。2、《礼记正义》是儒家十三经之一,是学习、研究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。汉代有郑玄作注,唐代有孔颖达为之正义,都是古人对《礼记》的注释,是今人阅读研究《礼记》的重要版本。《礼记正义》今存全者仅一部,有宋元补版。3、孔颖达(574—648年),字冲远(一作仲达、冲澹),冀州衡水(今河北省衡水市)人。唐初经学家、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,孔安之子,孔子三十二代孙。 4、勤奋好学…- 34
- 0
-
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
1、中秋节是唐朝初年开始的。2、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2006年5月20日,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。3、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说法较多。中秋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《礼记·月令》上说:“仲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粥饮食。”4、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。《礼记》上记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,夕…- 5
- 0
-
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出自哪部著作
1、此话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篇》:“大道之行也,与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.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2、《礼运》,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,《礼记》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。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。根据郑玄的话,认为“名《礼运》者,以其记五帝、三王相变易,阴阴转旋之道”。《礼运》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,尤其是书中的“大同”思想,对历代政治家…- 21
- 0
-
流言蜚语出处(流言蜚语什么意思)
1、流言蜚语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是liú yán fēi yǔ,原指没有根据的话,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、中伤的说法。出自《礼记·儒行》。2、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儒行》:“久不相见,闻流言不信。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乃有蜚语,为恶言闻上。”3、示例;村里人传开了~,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,伤风败俗。 ◎杨朔《渔笛》- 16
- 0
-
同门的意思(同门是什么意思)
1、同门是一个汉语词汇,读音为tóng mén,释义为同师授业,亦指同师受业者;也指同乡里的人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等均有记载。2、引证解释:同师受业。亦指同师受业者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“吾离羣而索居” 汉郑玄注:“羣,谓同门朋友也。”3、同一里门。谓同里。《韩非子·亡徵》:“公壻公孙与民同门,暴慠其邻者,可亡也。”4、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。因同为一家之婿,故称。《尔雅·释亲》“两壻相谓为亚” 晋 …- 25
- 0
-
达官贵人的造句(达官贵人的意思)
1、达官贵人,汉语成语,拼音是dá guān guì rén,意思是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。出自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2、成语出处: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公子丧,诸达官之长杖。”3、造句:(1)平民百姓对达官贵人常常是侧目而视。(2)胡太后豪奢无度,流风所及,达官贵人竞奢夸富。- 7
- 0
-
洋溢的解释(洋溢的意思是什么)
1、洋溢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yáng yì,一指充满,广泛传播;二指充分流露、显示;三指水充溢流动的样子。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言而民莫不信,行而民莫不说,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,施及蛮貊。”2、引证详解:(1)充满;广泛传播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言而民莫不信,行而民莫不说,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,施及蛮貊。”(2)水充溢流动貌:三国 魏 阮籍《东平赋》:“流潢馀溏,洋溢靡之。”(3)充分流露、显示:清 …- 9
- 0
-
老有所依的解释(老有所依是什么意思)
1、“老有所依”意思是:让老人们在年老体迈的时候,能够安心的颐养天年,老了还能有所依靠,有人照顾。2、出处:《礼记·礼运篇》云:“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。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”- 28
- 0
-
出匮的意思(出匮什么意思)
1、缺乏,空乏 [deficient;short of]匮,乏也。——《广雅》财财不匮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仲秋》其财匮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虞不出财财匮少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。2、又如:匮竭(穷尽,缺乏财货);匮粮(缺乏粮食);匮少(缺少);匮饿(缺粮饥饿);匮矮(缺粮饥饿);匮阕(缺乏)3、通“溃” [rout]贵而不傲,富而不骄,两而不争,闻而不遥,远而不绝,穷而不匮者鲜矣。…- 25
- 0
-
八月十五的起源(八月十五的含义是什么)
1、中秋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《礼记·月令》上说:“仲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粥饮食。”2、《礼记》上记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,夕月就是祭月亮,说明早在春秋时代,帝王就已开始祭月、拜月了。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,逐步传到民间。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。3、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。“秋”字的解释是:“庄稼成熟曰秋”。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,农民为了庆祝丰收,表达喜悦的心情,就以“中…- 19
- 0
-
舞勺之年意思介绍(舞勺之年是什么意思)
1、舞勺之年,汉语词汇,读音wǔ sháo zhī nián,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舞勺,古代儿童学文舞2、出自《礼记.内则》。如孙科《革命逸史序》“年逾舞勺,即加入兴中会,亲炙总理,从事革命。”3、《礼记.内则》: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。成童舞象学射御。孔颖达疏:舞勺者熊氏云:勺钥也。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。后以指幼年。又以舞勺代指十三岁。如孙科《革命逸史序》(冯自由著):“年逾舞…- 16
- 0
-
慎思的意思(慎思是什么意思)
1、慎思,读音shèn sī,汉语词语,意思是谨慎地思考。出处2、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者,皆所以惟精而求惟一也。”清·龚自珍《六经正名》:“向(刘向)与固(班固)可谓博学明辨慎思之君子者哉!”- 51
- 0
-
缀字组词(缀怎么读拼音)
1、缀,读作zhuì,意思是指缝合,连缀,也指系结,连接。该文字在《礼记·内则》和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等文献均有记载。2、“缀”组词:补缀、比缀、词缀、钞缀、闪缀、沈缀、挑缀、尾缀、文缀、舞缀、仪缀、珠缀、针缀、朱缀、属缀、缀学、缀属、缀辂、缀组、缀识、缀疣、缀映、缀行、缀文、缀辑、缀术、缀纯、缀接、缀旒、缀兵、缀游、缀缉、缀缀、缀恩、缀兆、装缀、缀思、缀集、缀意、缀合、缀衣、缀拾、缀述、缀续、缀辞…- 54
- 0
-
礼记简介(礼记讲的什么)
1、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2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、风流人物、仁人志士对自然、人生、社会的思索、探求与总结。千百年来,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,铸成了我…- 47
- 0
-
克绍箕裘的意思(克绍箕裘什么意思)
1、克绍箕裘,汉语成语,拼音是kè shào jī qiú,意思是比喻能继承父、祖的事业。出自《礼记·学记》。2、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必学为箕。”3、成语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- 11
- 0
幸运之星正在降临...
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!
恭喜!您今天获得了{{mission.data.mission.credit}}积分
我的优惠劵
-
¥优惠劵使用时效:无法使用使用时效:
之前
使用时效:永久有效优惠劵ID:×
没有优惠劵可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