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春分节气的特点之一是昼夜平分。春分时,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,此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,白天和黑夜都是12个小时。特点之二是季节平分。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。春分古时又被称为“日中”“日夜分”“仲春之月”。春分时节,中国民间有妇孺争放风筝的风俗。春分后,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,户外活动中,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。在古代,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,这一天,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。风筝,古…- 9
- 0
-
卬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
卯时:指早晨5-7点。又有别称日出、破晓、旭日等。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(5时至7时)。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,故又称点卯。因为正值朝暝冉冉东升,故又谓之日出。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。十二时辰制,西周时就已使用,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23点至1点为子时,1点至3点为丑时…- 5
- 0
-
阴间被称为九泉的原因
1、据说九泉之下中的九字,只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,数字,所以有“极限”之意。 九泉是指地底最深最深处。 2、“九天”和“九泉”这两个词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,如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、“冥冥九泉室,漫漫长夜台”。 3、“九”是个位数中最长的数字。因此我国古代常用“九”表示多、大、极的意思。古医书《素问》中说:“天地之至数,始于一,终于九焉。”九天便是指高不可测的天空,极言其高;九泉便…- 6
- 0
-
稚子弄冰里的稚子是什么意思
1、稚子就是指幼小的孩子。2、文中脱晓冰指儿童晨起,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。3、铮指古代一种像锣的乐器。4、玻璃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,也叫水玉,并不是现在的玻璃。5、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。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,提在手中。敲成玉磬穿林响,礼毕回署,后亦以苇或纸制,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--冰块落地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,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“脱冰…- 15
- 0
-
除夕守岁的含义是什么
1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:年长者守岁为“辞旧岁”,有珍爱光阴的意思;年轻人守岁,是为延长父母寿命。自汉代以来,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。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。2、守岁的习俗,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,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。古人在一首《守岁》诗中写道:相邀守岁阿戎家,蜡炬传红向碧纱;三十六旬都浪过,偏从此夜惜年华。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,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《守岁》名句…- 8
- 0
-
翡翠玉葫芦吊坠的寓意是什么
1、多子多福葫芦多子,寓意子孙繁衍昌盛。古时常有送瓜求子的习俗,认为送葫芦给夫妻,尤其是急于求子或者久不孕育的夫妻,能为他们带来好运气,可以多子多福,繁衍昌盛。2、财源滚滚葫芦谐音福禄,福即福气、福星、赐福、幸福;禄即禄位、禄星,古时指高官厚禄,葫芦的形状是两个圆形相衔接的,寓意福禄双全,护佑人们幸福吉祥,加官进爵,财源滚滚。3、宽容大度葫芦的外形是肚大口小,滚圆饱满,精神矍(jué)铄(shuò…- 13
- 0
-
卿的解释(卿的意思)
1、卿(拼音:qīng)是汉语常用字,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。2、卿的古字形像两人相对而坐就餐,指用酒食款待人,与“乡”“飨”同源。后来“卿”假借指高级官员的名称。古时,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,有的称“爱卿”。古时“卿”也是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。- 26
- 0
-
迄注音及解释(迄组词)
1、“迄”组词:迄工、迄功、迄今、迄今为止、迄未成功、迄至。2、迄,读作qì。此字始见于春秋时期的文字。本义是到,至。古时也用作“讫”,表示终了,终止。3、古籍详解:⑴又《周颂》:迄用有成。⑵又竟也。《后汉·孔融传》: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⑶又与讫通。《书·禹贡》:声敎讫于四海。- 20
- 0
-
称呼卿是敬称还是谦称
1、卿是对他人的敬称。 2、卿(拼音:qīng)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(常用字)。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其古字形像两人相对而坐就餐,指用酒食款待人,与“乡”“飨”同源。后来“卿”假借指高级官员的名称。古时,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,有的称“爱卿”。古时“卿”也是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。- 36
- 0
-
清明节电子小报内容可以写什么
1、荡秋千。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。秋千,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。它的历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为了避忌讳,改为秋千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栓上彩带做成。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,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。 2、蹴鞠。鞠是一种皮球,球皮用皮革做成,球内用毛塞紧。蹴鞠,就是用足去踢球。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。相传是黄帝发明…- 9
- 0
-
上海人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
上海人在夏至有吃冷面的传统,这个习俗始于魏晋,盛于唐宋,清末的时候在上海流行,在建国后,上海冷面开始有了先蒸后煮的制法,至今未变。有关冷面的做法是:首先,要将煮好的面条用漏勺滤掉水分,然后淋上辣油、酱油和花生酱,放上些黄瓜和胡萝卜丝之类的,非常爽口开胃。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,促进食欲,但是又不至于过于寒凉而损害身体健康。夏至,古时又称“夏节”和“夏至节”,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…- 47
- 0
-
什么是封坛酒,封坛老酒怎么样好喝吗?
封坛酒是古时女儿红、状元红演化出来的。古时绍兴人家生下孩子,为女,则女儿红,若男,为状元红。其中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和祝福,这种古时的风俗演化至现在,被称为封坛酒。而且封坛酒是纯粮酿造,天热发酵,在封坛储存的过程中,存放年限越久,酒体不断醇化、老熟,口感越来越醇厚,香味越来越丰满,越陈越香,越放越好喝。封坛酒是一种原始的格调,是一种传统的技艺,是一种科学的境界,是传承与分享。但超过15年的老酒一般是作…- 98
- 0
-
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什么意思
俗语“吃了冬至饭,一天长一线”流传广泛。这里的“一线”有什么学问呢?以前古人没有钟表,计时是靠古时的计时仪器“日晷”。冬至这天白天最短,过了这天就一天比一天长。“一线”是在说具体长了多少时间呢?古时的线是手工纺织的,大概就是纺一根线的时间。所谓的“一线”之长,差不多就是一分钟左右。古人在科技并不发达时的这个说法,对比如今科学计算都显得非常精准,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让人钦佩啊!- 77
- 0
-
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
烤德香精选回答: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候,男女双方各取头上一根头发,将其结合起来。表示以誓结发同心、爱情永恒、生死相依,永不分离。常说结发夫妻,是我国古代一种习俗,现在已经慢慢失传了。那么所谓结发是什么意思呢?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。详细内容”结发“在古时是指结婚时:男女双方各取头上一根头发,合而作一结,男女双方结为夫妻。结发,婚姻习俗。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。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,女子15…- 65
- 0
幸运之星正在降临...
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!
恭喜!您今天获得了{{mission.data.mission.credit}}积分
我的优惠劵
-
¥优惠劵使用时效:无法使用使用时效:
之前
使用时效:永久有效优惠劵ID:×
没有优惠劵可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