酱香型白酒多是53°,到底这个度数有什么特殊之处呢?这要从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说起,除去大条件(国家要求的白酒降度),任何一种香型白酒的度数都和他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,而风格来源于不同的工艺,因此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酱香型白酒为什么多是53°。
稍微熟悉酱香型白酒的朋友可能都知道,传统茅台镇的酿造工艺都是“12987”,即一年一个周期,二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和七次取酒,而酱香型白酒的53°就来源于七次取酒。严格按照这个工艺进行取酒所得的酒分别为57°、54.5°、53.5°、52.5°、52.5°、52°、52°,大家可以看出来七次取酒高的为57°,低的为52°,而用于白酒基酒的一般都是第三、四、五轮次取出的酒,因此度数为53.5°、52.5°和52.5°,依照白酒的度数标准都可以归类为53°±1°。
此外,依照酱香型白酒的工艺要求,第1轮次的酒取出之后要经过贮藏,一般数年内都不会用于勾兑,而以第三、四、五轮次取出的酒为基酒在加上不同年份和不同风味的酒进行勾兑,成品白酒的度数也都能维持在53°左右,而且也仅在53°左右时,酱香型白酒的香、味、风格会达到上佳状态,因此,优质的酱酒都是53°。在2011年以前,酱香型白酒中低度和53°的生产标准都是不一样的,因此,如今的酱香型白酒中以53°为正宗和优质的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