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调查显示,喝起泡酒更容易醉。起泡酒是带有大量绵密气泡的葡萄酒,这些气泡其实是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。实验结果表明,在有二氧化碳的情况下,酒精吸收的效果会更好,酒精进入血液的速率更快。
起初,这个问题只是针对香槟提出的,但后来人们发现一切带有气泡的饮料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。2007年,一项研究发现,比起单纯的或是加白水的伏特加,加了汽水的伏特加拥有更高的吸收效率。其实早在2003年,一项针对香槟的小型实验已经得出了相近的结果,只不过当时的实验对象只有12人,所以稍欠说服力。
另一项涉及21名参与者的实验或许更能说明问题。实验中,参与者们分别喝了带气泡的香槟和脱气香槟,结果表明,第一种情况下酒精的吸收速率普遍快于第二种情况。不过,实验中也有7人的酒精吸收速率在两种情况下都呈现出同样的结果。这种现象是合情合理的,因为受基因和消化能力的影响,酒精吸收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。
那么,人们饮用起泡酒之后产生的晕眩感又是怎么回事呢?为什么刚喝完酒时,一杯烈性十足的威士忌只能让人想去撞墙,但是一杯卡瓦(Cava)起泡酒却能让人兴奋到想要找个路人干一架呢(不过一段时间后,烈酒的迷醉作用明显增强)?这种“气泡”型晕眩感的起因可能与酒精吸收速率有关。得克萨斯州立大学(UniversityofTexas)的贡扎勒博士(Dr.ReubenGonzales)表示:“在饮酒后的15-30分钟内,随着血液中酒精水平的上升,大多数人会感受都一定程度的刺激。”由于气泡能够加快酒精的吸收,所以人们会在更短时间内感受到这种刺激。伴随着醉酒状态的加深,人体的镇静功能也会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