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座享有昂贵酒庄声誉的拉图城堡早在14世纪的文献中就被提及,当时的它还不是一个酒庄,到了16世纪才被开垦成为葡萄园。1670年,这座葡萄园被法国路易十四(LouisXIV)的私人秘书戴·夏凡尼(deChavannes)买下。1677年,由于婚姻关系,酒庄成为德·克洛泽尔(deClausel)家族的产业。到了1695年,德·克洛泽尔家族的女儿玛丽特·礼斯(Marie-Therese)嫁给了塞古尔家族(Segur)的亚历山大侯爵(AlexandredeSegur),从此,拉图城堡便由已拥有拉菲古堡(ChateauLafiteRothschild)、木桐酒庄(ChateauMoutonRothschild)、凯隆世家庄园(ChateauCalon-Segur)等几所酒庄的塞古尔家族掌管了将近300年。1755年,有“葡萄酒王子”之称的亚历山大侯爵的儿子尼古拉(Nicolas)去世,拉图城堡的命运也因此被彻底改写。由于继承关系,拉图城堡转由侯爵儿子的三个妻妹所有,正式与拉菲古堡分家,从此开始书写自己的辉煌诗篇。
18世纪时,拉图城堡已经是很有名望的酒庄,不仅是法国的王公贵族,就连美国托马斯·杰斐逊(ThomasJefferson)也对其青睐有加。杰斐逊在出任法国大使期间,在喜欢的四个波尔多酒庄中,就有拉图的名字。1855年,波尔多对酒庄进行等级评定,拉图城堡名列**一等酒庄(PremierGrandCruClasse),可谓实至名归。19世纪中叶,依托波尔多毗邻吉伦特河(Gironde)隧道的地理优势,葡萄酒贸易得到飞速发展,此时一瓶拉图葡萄酒的价格比其他普通波尔多酒高出20倍,拉图城堡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1963年,当时掌握拉图城堡的三大家族中的博蒙(Beaumont)和科迪弗隆(Cortivron)因不愿将红利分给68位股东,而将酒庄79%的股份卖给了英国的两个集团波森与哈维(HarveysofBristol),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法国,不少法国人视其与卖国行径无异。但值得庆幸的是,英国人掌握拉图股权的时候,对于酒庄事务并没有做过多的干预,完全委派给当时的酿酒师让-保罗·加德尔(Jean-PaulGardere)负责。加德尔先生也没有让法国人失望,对酒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英国股东对酒庄资金的注入和任人唯贤的管理,让拉图城堡迅速摆脱二战的影响,进入了另一个黄金时代。
1989年,已成为哈维集团东主的里昂联合集团(AllianceLyonnais)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,法国重新拥有了拉图城堡!1993年,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百货公司(Printemps)的老板弗朗索瓦·皮诺特(FrancoisPinault)以7亿2千万法郎购下拉图城堡的主控权。在弗朗索瓦·皮诺特先生的推动下,酒庄随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,旨在让拉图葡萄酒始终保持在无懈可击的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