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节又称为什么节

鬼节又称为中元节,别名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节、盂兰盆节、地官节,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,民间世俗称为“七月半”(或“七月十四”),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

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,而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。道教有“三元说”,天官上元赐福,地官中元赦罪,水官下元解厄,中元之名由此而来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“盂兰盆节”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逐渐将“中元”固定为节名,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,并相沿迄今。

在我国古代,7月15是中元节,俗称鬼节。相传在这一天鬼门关大开,死去的人会来到人间游荡,因此活着的人在这一天要准备一些祭品拜祭冤魂。而自宋代延续至今,不同地方的中元节已然不再是统一的在7月15这一天,而是在7月11到7月15。而不同的地方却有着相同的鬼节禁忌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生活百科

北京平谷区在几环

2021-3-21 12:21:07

生活百科

罗马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

2021-3-21 12:21:10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